搜 索
新闻资讯
活动预告
售让求购
美食亚城
成长教育
企业黄页
男人女人
生活杂谈
摄影摄像
诗歌文学
谈天说地
医疗保健
招聘求职
亚城论坛
房产租售
打折降价
文体娱乐
热点杂谈
健康养生
保险园地
旅游休闲
园艺之乐
亚城社团
第二届卡特中心-环球时报中美青年学者论坛
中美青年学者论坛由卡特中心和环球时报赞助,是为中美青年学者相互交流,沟通,介绍研究课题提供的平台。 2015年中美青年学者论坛将于10月16号在位于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埃默里大学伦理学中心举办。4个分论
作者:yaweiliu 时间:2015年10月08日 16:24
查看全文
yaweiliu
发布于 2015-10-12 11:56
5
楼
#
<p>中美青年学者论坛注册已经关闭。如果你有兴趣参加,请发邮件至:yu'an.lu@cartercenter.org.</p>
踩楼
[0]
顶
[0]
游客
IP:73.237.26.*
发布于 2015-10-09 07:27
4
楼
#
<p>在亚特兰大能聚集这么多熟悉中美关系的年轻学者确实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p>
踩楼
[0]
顶
[0]
游客
IP:206.57.79.*
发布于 2015-10-08 16:44
3
楼
#
<p><span style="font-family:tahom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span style="font-size: 12px; line-height: 18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background-color: rgba(255, 255, 255, 0);">2015年,第二届中美青年学者论坛将继续举办,主办方诚邀中美两国研究中美关系的青年学者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影响下的未来国际格局”这一主题带来其最新研究成果本届论坛将重点关注如下议题:<br/> • 中美在重大国际事务上的合作(中东问题、乌克兰问题、朝鲜问题、气候问题、埃博拉、伊斯兰国)。<br/> •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框架下的军事交流与合作。<br/>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背景下,中美关系的历史性变迁对外来前景的影响与思考。<br/> • 中美博弈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未来属于亚太自贸区还是TPP。<br/> • 关注中国软实力的增长,以制衡美国的文化输出。<br/> • 中美在诸如缅甸、南苏丹和其他转型或不稳定国家维护和平和改善治理方面的合作。</span></span><br/> </p>
踩楼
[0]
顶
[0]
游客
IP:206.57.79.*
发布于 2015-10-08 16:31
2
楼
#
<p>在这里可以看到论坛的具体议程。http://qxl.uscnpm.org/events/2015-young-scholars-forum/</p>
踩楼
[0]
顶
[0]
yaweiliu
发布于 2015-10-08 16:26
1
楼
#
<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柯庆生PK金来尔</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 夏日最后几周,无论是坐在沙滩上,还是照常在办公室里,闲来无事想看几本有关中美关系新书的话,都不妨看看柯庆生和金来尔的新作:《中国挑战:如何影响一个崛起大国的选择》和《相向而行——如何缓和美中之间日渐显现的竞争关系》。这两本书不适合消遣,但通读它们会让你胸有成竹,尤其随着习近平和奥巴马九月峰会,媒体的狂轰滥炸必将接踵而至。</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 乍一看普林斯顿的柯庆生教授和海军战争学院的金来尔教授如出一辙。两位都是治学严谨的中国问题专家,尤长安全领域。对中美关系,他们著作提出的议题颇多雷同,如海上安全、朝鲜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两本书也都很奇怪地没有涉及网络安全这一关键议题。)他们还都相信一种福音:就是中国和美国可以找到共识,并建立更稳定有效的关系。</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 然而这两本书从如何达成共识,到中美关系的看法,包括最适合读他们书的读者群是谁等问题上都截然不同。柯庆生提供了过去几十年中,更直截了当的中美关系演变历史记录,间或穿插些个人札记。这些札记内容源于他在布什政府任职时,担任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期间,负责中国、台湾和蒙古问题的个人记录。他把此书定位成在中美社群两极间搭建桥梁的一种探索,也就是说,他的分析是在中美关系上乐观和悲观者们之间的一座虹桥。举例来说,他一方面指出,中国的国防现代化对美国造成了很大威胁,另一方面又声称,新组建的北京军事力量的作用范围经常被学者和官员们夸大了。在每一个挑战中,柯庆生都看到了机会:“如果能灵巧地处理全球治理问题,中国可以在国际上更为自信,也更有助益”。</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 相对而言,金来尔的分析很难让人挑毛病。但我还是对其中几个小问题存疑——比如他提出了一个让人费解的观点,美国和欧洲若可以在环保科技的知识侵权方面指责中国,中国也可以在二氧化碳累积问题上反唇相讥。我不太明白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此外,他似乎认为,简单地丢开“西方”这个词,并换以“倡导更高规范性运作的机构”,中国的爱国者们就不会反对美国传播民主的努力。这种说法好像只是一厢情愿而已。</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 相比之下,金来尔旨在通过建立螺旋上升的合作关系来弥合中美之间的差异。他希望华盛顿和北京都能作出让步,好在中美关系中树立更为稳定的平衡。金来尔对美国施加了更大压力,指出美国“不仅应为螺旋上升的合作关系创造良好条件,最重要的是,要主动迈出第一步”。他用两个原因支持这种论点:第一,因为在国际秩序上,华盛顿更强大,也负有更多责任;第二,如史学家费正清所言,从历史上看,“是西方入侵中国,而非中国入侵西方”。我并不认为这些理由很令人信服,但我欣赏金来尔如此清晰地阐明了他的道理。《相向而行》的一大优点是,金来尔在他探讨的每一问题领域,都提供了简洁的历史文脉,因此为读者了解中美两国如何抵达他们各自的现状,提供了很有用的知识框架。此外,他提出的螺旋上升的合作关系非常明确,也正是这本书的胆识和精髓所在。金来尔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如中国政府应让独立工会合法化,美国应敦促台湾展开与大陆走向统一的条约谈判等等。</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 这两本书的叙事角度也颇为不同。读柯庆生的《中国挑战》时,我脑海里一直盘旋的词是“讲理”。他每提出一个论点,都会举出对立观点。 例如,在柯庆生看来,在李登辉当选台湾总统之后,康奈尔大学(此前柯庆生在那里担任过助理教授)邀请他去做演讲再合理不过了。但是,柯庆生也评论说,他希望康奈尔大学在李登辉卸任后再邀请他去演讲,以避免对中美关系造成任何潜在的不良影响。如果你不同意柯庆生观点的一极,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同意另一极。</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 金来尔的立场更为明确,或者说,更偏袒中国;他尽力确保读者任何时候都更欣赏中国视角。他的论证清晰,很有说服力,但也要求读者保持更高的警觉。举例来说,金来尔显然相信,某种程度上的“一国两制”是中美关系中,解决台湾问题的理想结果;且把这个结果作为螺旋上升合作关系的终点之一。随着形势的发展,他认为香港和台湾将有助于中国的政治改革。我认为在中国当前的政治环境中,这个观点很难站得住脚。虽然我并不太在乎任何具体观点的内容——因为人们对每个观点到底多有价值都有争议——但我确实对金来尔的叙事框架顾虑重重。金来尔自己也承认,台湾问题在研究中国的学术界及分析界里,是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然而在划分这个相同问题的不同阵营时,他把那些支持他观点的学者如布鲁斯?吉利,海军上将威廉?欧文斯,以及查尔斯?格拉泽,都说成是“美国学者和资深决策者”。而把那些不同意他观点的专家们,如唐耐心和葛来仪,都冠以声望明显下降的级别,称她们为“华盛顿分析师”。虽然两种类别都没说错,除了唐耐心是乔治城大学的一名教授,而不是华府分析师。但在分析美国-台湾-中国关系时,没有任何研究中国的学者会厚此薄彼地把前一组放在后一组之上。金来尔用这种方式来误导读者很不合适。后两者的学术成果有目共睹,唐耐心更是蛮声全美的研究台湾问题之专家。</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 对那些很了解中美关系的读者来说,读金来尔的书更好。金来尔的著作比柯庆生的更具争议,也更引人入胜。他提出了强有力的论证来支持论点,并促使读者更深入思考中美关系如何能向前迈进。我同意他提出的一些观点,不赞同其他不少观点——反正他对我有关中美关系的研究也公开持批评态度。尽管如此,他的某些想法打动了我,而且我认为这本书对此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对那些中美关系还知之尚浅的读者而言,选柯庆生的书更佳。柯的书既周到又合情理,如实的描述让读者不必担心会因选词的差别而被误导。</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br/></span></p><p><span style="white-space: nowrap;"> 翻译:佳音 原文链接:how-to-make-compromise-compelling-christensen-and-goldstein-on-u-s-china-relations</span></p><p><br/></p>
踩楼
[0]
顶
[0]
作者:yaweiliu 时间:2015年10月08日 16:2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