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新闻资讯
活动预告
售让求购
美食亚城
成长教育
企业黄页
男人女人
生活杂谈
摄影摄像
诗歌文学
谈天说地
医疗保健
招聘求职
亚城论坛
房产租售
打折降价
文体娱乐
热点杂谈
健康养生
保险园地
旅游休闲
园艺之乐
亚城社团
现代中文学校8月11日开学, 将开马立平班
现代中文学校2012秋季学期将于8月11日开学北校(Perimeter Church)新学期中文班第一天是8月11日,而西校和主校区均从8月12日开始上课。南校将于8月19日开始上课。各分校副科班均延后一周开始。各分校现继续接受新生老生报名注册。请访问现代中文学校网站了解报名的详细手续:http:/
作者:acca168 时间:2012年07月18日 05:54
查看全文
游客
IP:170.140.102.*
发布于 2012-08-08 08:09
8
楼
#
3 days to go!<br>
踩楼
[0]
顶
[0]
游客
IP:170.140.102.*
发布于 2012-08-07 13:03
7
楼
#
Ding!
踩楼
[0]
顶
[0]
游客
IP:198.184.246.*
发布于 2012-08-06 07:55
6
楼
#
Ding
踩楼
[0]
顶
[0]
游客
IP:74.184.168.*
发布于 2012-07-22 18:30
5
楼
#
因教室装修,南校(Emory University Campus)将延期一周,于8月19日开学。请访问中文学校网站查看最新通知:<br><br>www.acca-web.org<br>
踩楼
[0]
顶
[0]
游客
IP:74.184.168.*
发布于 2012-07-20 15:26
4
楼
#
纠错:马立平中文教材一年级招收六岁儿童(相当于现有《中文》、《标准中文》<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二</span>年级学生)
踩楼
[0]
顶
[0]
游客
IP:170.140.102.*
发布于 2012-07-20 03:47
3
楼
#
<h1 class="entry-title">为什么选用《马立平中文教材》(ZT)</h1> <div class="entry-meta"> <span class="meta-prep meta-prep-author">Posted on</span> <a href="http://www.mightybookcn.net/MBCN_blog/?p=155" title="10:20 pm" rel="bookmark"><span class="entry-date">September 5, 2011</span></a> <span class="meta-sep">by</span> <span class="author vcard"><a class="url fn n" href="http://www.mightybookcn.net/MBCN_blog/?author=2" title="View all posts by ldeng">ldeng</a></span> </div> <div class="entry-content"> 本文是文学城网友<strong>姜还是老的辣</strong>的《怎样当中文学校的校长》系列中的一篇,很好地概括了马教材的优缺点。原文见:<a href="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011&postID=29759&page=1#mark">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011&postID=29759&page=1#mark</a><br> 怎样当中文学校的校长(续一) 2010-11-30 08:28:38<br> 三、关于教材<br> 在中文学校这个圈里,对教材的争议始终没有断过。个人认为,没有一个教材是十全十美的,包治百病的。每一种教材都有它的特点和不足,因为它出炉的时期,对象和编辑人的思路都不同。<br> 学中文贵在坚持,只要坚持几年,都会有成效。一个普遍现象是,多数的学校和教师,都最推崇自己侵注多年心血去教授的教材,让他们去更换有很大难度。我也是只对我们学校使用的教材最了解,在此与大家分享。<br> 我们初建的第一个学期使用的是“暨大”的教材。同时我们的校长对“马立平”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深入研究,无数次教师会议和家长会议的讨论,决定全校换成“马立平”。<br> 个人认为,“马立平”最适合于在美国出生,又在家坚持说中文的孩子。“马立平”对听、说没有太大帮助,不会基本的听和说,也很难学下去。但对读和写,确有它的独到之处。它的直接认字,重复率,词汇的数量,1%生字率的大量阅读材料,是其它教材无法相比的。<br> 我之所以认为“马立平”是中文学校一个很好的选择,还不光是因为它上述的强项。而是它的课程设计的细腻周到,作业的全面充实,对教师要求的简单明确。<br> 对教师来说,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准备,只要在上课的两小时内,通过讲课,让孩子们对词汇和课文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再坚决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就能取得坚实的效果。<br> 对学校来说,也不需要为提高教学质量太过费心,只要督促教师严格地执行教材的要求,就很容易保证教学效果。教师的培训可以比较专注,也比较简单。只 要教师认真负责,吃透教材的路数,对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和经验的要求也不必太高。对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也不会因为教师有太多的发挥空间而走样。<br> 我们的第一任校长,在决定使用“马立平”时,设计了一个家长教师联系表。每星期由教师发给学生。联系表大体分三部分。<br> 第一栏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和家长的要求,如下次来时要检查什么,听写、默写或朗读的内容。<br> 第二栏是一个表格,横栏是每星期的七天,纵栏是作业的内容。教师按教材要求,并根据学生的记忆特点和承受能力,在每天要做的作业内容和时间对应的小 格里加一个空白圆圈。家长和学生对每一天应完成的作业就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要把每一天完成了的项目小圈涂黑。这个涂黑小圈,具有奇效,屡试不 爽。特别是对十岁以下的孩子,他们完成作业不是为了老师,也不是为了家长,就为了涂这个小圈。<br> 第三栏是家长的回馈意见或问题。<br> 有了这个表,家长、教师的沟通顺畅。这比单纯要求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技巧要容易得多,效果也大得多。解决好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并且能够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和渠道,才是事半功倍,中文学校应该好好抓的大事。<br> 和其它教材一样,“马立平”也有它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个人认为,主要问题是,现代语言的内容不足和不能与SAT和AP考试接轨。<br> 现代语言的内容不足,指的是“马立平”更侧重传统文化,课文的内容主要是以传统文学为基础的。现代日常用语,特别是近十年社会发展所出现的语言变 化,略显不够用。因此,我们对有能力的,教授高年级的教师,希望他们能在“马立平”七年级(十九册)以后,适当增加一些这方面的内容。我没看过“马力平” 二十五册(九年级)以上的新教材,不知是否有所弥补。<br> 也许马教授认为,真正掌握中文,达到自由阅读的水平才是最重要的。SAT和AP是给外国孩子开的,我们的孩子应该具有更高的水平。我对此没有异议。<br> 但我认为,中文学校只是学中文的一个阶段,不可能包管一辈子。SAT和AP是中文与美国教育系统的接轨。客观上,多数高中毕业前的孩子,都希望通过 SAT和AP的考试来总结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这也是目前唯一官方认可的考试。我从来都是鼓励学生们去考。即便不是为了申请大学,辛辛苦苦奋斗了这么多 年,至少也要总结一下自己的成果吧。<br> 我的看法,对大多数中文学校和学中文的孩子们来说,最好的模式:在八年级结束(初中毕业)前,坚持学好一套教材(当然我还是首推“马立平”)。九年 级参加SAT或AP的强化学习。九或十年级参加考试。基本可以就此告一段落。当然,我还是鼓励,到了高中还有精力和能力的学生们,坚持学下去,哪怕只是跟 班听课。但这样的孩子确实还是太少了。<br> (未完待续)<br> </div>
踩楼
[0]
顶
[0]
游客
IP:170.140.102.*
发布于 2012-07-19 09:01
2
楼
#
《马立平中文教材》<br>总体结构概述 <table align="center" border="1" cellpadding="4" cellspacing="0"><tbody><tr><td class="purple"><br></td></tr><tr><td class="menu"><dd>这是一套为第一代海外华裔青少年“量身打造”的中文教材。从1994年春天正式启动研发至今,始终在实验教学中摸索着前进,计划在2008年秋季开学以前完成全部30册(十年教学用)的发行稿 (现已发行27册)。学完30册,学生可学认2794个常用字。 </dd><dd>由于海外华裔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中文学习群体,之前未有见到一套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的、能够做到大面积“学有所成”的教材。我们编写这 套教材,正是为了探索一条通向这一目标的可行之路。十二年来,斯坦福中文学校和其他一些中文学校的教学经验证明,这套教材基本上达到了当初定下的,让大多 数学生中文学有所成的目标。 本套教材引导学生经四个阶段实现中文“学有所成”的目标:<br><br> <b>第一阶段:集中识字(一年级到四年级,第1册到第12册)</b> <br> <br></dd><dd>中文成为实用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单字,尤其是常用字。在这一阶段,以中国传统的“直接认字法”为主要手段,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和散文为载体,通过高频复现的方法,让学生学认近1500个常用字。<br><br> <b>第二阶段:集中阅读(五年级,第13册到第15册)</b> <br> <br></dd><dd>在集中认了近1500个常用汉字以后,需要一个集中的消化和巩固时段,故而安排五年级为集中阅读的阶段,进行“大运动量”阅读 训练。我们选用了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作为素材,参照前十二册所学的字,以及课文和阅读材料穿插安排的形式,进行改写,使之既保留原文的文化精髓,又符 合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写后的《西游记》共20回,含65,000字次,包括了原著中适合于海外青少年阅读的主要故事。 </dd><dd>在这一阶段学生还要学习在电脑上通过拼音输入汉字和查字典,为下一阶段的作文训练作好准备。<br><br> <b>第三阶段:实用中文(六年级和七年级,第16册到第21册)</b> <br><br> 第三阶段又进而分为三小段: <u>第16册(六年级第一册)</u>,以趣味对话为课文形式,介绍海外生活常用中文,如海外中文报刊上的常用字、中餐馆和中国城方面的有关知识等。每 篇课文都以简体字和繁体字两个版本同时呈现,作为以前各册中陆续介绍繁体字的复习和总结。另外,征得中国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先生的同意,16册中还含有郑 先生写的当代中篇童话,作为集中阅读的继续(含31,000字次)。 <u>第17到20册</u>是中文写作训练,分别学习: “状物”、“写一个过程”、“写一件小事”和“写一个人物”。各册包括四篇样板课文,要求学写四篇中文作文(用电脑输入)。四册共练习写作文16篇(其中包括2篇英译中训练)。 <u>第21册《神游中国》</u>,用中国导游与海外少年对话的形式,配以精美的彩色图片,向学生介绍在中国旅游的文化背景知识(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兵马俑,桂林山水,黄山,江南园林,佛教庙宇,上海等)。<br> <br> <b>第四阶段:中国文学和文化巡礼(八年级到十年级,第22册到30册)</b> <br> <br></dd><dd>在教材研发和教学实验中我们很早就注意到,通过中文来学习中国文化,对于海外华裔青少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一直用心在教材中渗透中国文化的内容。八年级到十年级,是根据学生的中文文字水平安排的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巡礼。 </dd><dd>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是:一方面,普通学校学业紧张,课外活动繁忙,可用于中文学习的时间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和知识方面的兴趣开始往深处发展,有一些学生开始思考人生,关心自己的文化背景。 </dd><dd>据此,我们一方面减缓教材的坡度,减少回家作业的分量,另一方面利用有限字的汇,增加教材内容的深度。22册到27册以中国文字和文学 为主,28册到30册以中国思想和文化为主,而贯穿22册到30册整个9册教材的,是“立志”和“励志”的精神,以此为学生们进入大学、进而走上人生道路 作好准备。 22册到30册的内容和作业安排,也将兼顾帮助学生准备AP Chinese 考试。 2006年9月 <br></dd></td></tr></tbody></table>
踩楼
[0]
顶
[0]
游客
IP:74.184.168.*
发布于 2012-07-18 15:39
1
楼
#
我校于今年秋季分别在北校、南校和西校开设马立平试点班,低年级实行《中文》、《马立平中文》双轨制,由家长选择。马立平中文教材一年级招收六岁儿童(相 当于现有《中文》、《标准中文》一年级学生),二年级招收七、八岁的儿童(相当于现有《中文》、《标准中文》二、三年级学生),欢迎校内外的适龄儿童踊跃 报名。学校已决定成立马立平中文教学教研组,挑选经验丰富的老师,认真研究、集体备课,为保证达到新开设课程的预订目标而努力!<br><br><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lang="zh-cn"><a href="http://accachinese.org/news/news_20120607_mlp.html">ACCA秋季学期开设马立平中文试点班</a> </span><br>
踩楼
[0]
顶
[0]
作者:acca168 时间:2012年07月18日 05:54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