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最能激励和鼓舞兵士斗志的莫过于军功章。那些历经沧桑的老徽章既是奖励的证明,更是历史的旁证。笔者研究近现代徽章史数十载,在收藏的包括抗战专题 在内的各类早期徽章中,既包括表现中国人民英勇奋战的各类军功章和奖章,也有相当部分是侵华日军为粉饰太平、歌功颂德而颁发的“反面教材”。
1887年,日本专门制订了侵略中国的计划《征讨清国策》,随后几年又进行大量间谍活动,做好了发动大规模战争的准备。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 本军队渡过鸭绿江,侵占中国的许多城镇。不久又袭击威海卫,摧毁了洋务派经营十几年的北洋海军,占领辽东半岛,迫使清政府屈膝求和。1895年,依据第 143号帝国令,日本向参加中日甲午战争的人员颁发了“明治二十七、八年从军纪章”,即公元1894年和1895年。有资料称,徽章系用战争中缴获中国的 大炮铜件铸造而成。
19世纪末,山东、直隶等地爆发了义和团运动,列强胁迫清政府予以镇压。1900年5月底,各国驻华使团通知清政府总理衙门,要调兵入京“保护使馆”。随 后包括日本在内的八国联军进犯北京。8月,北京失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1902 年4月21日,日本依据142号帝国法令,向参加八国联军侵华的日本军人颁发了“明治三十三年清国事变从军纪章”,即1900年。
1904年2月6日,日本对在中国旅顺的俄国舰队发动突然袭击,持续一年半之久的日俄战争爆发。清政府竟然选择中立,并把辽河以东划为“交战区”,任由中 国人民遭受兵燹之灾。1905年9月,战争以沙俄失败告终,在美国斡旋下,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日本取代沙俄在中国东北的支配地位,并准备进一步侵 略中国。1906年3月31日,日本发布第151号帝国令,向参加日俄战争的人员颁发了“明治卅七、八年战役从军纪章”,即1904年和1905年。
1914年8月,日本以系协约国成员为名,对德国宣战。9月派兵登陆中国山东半岛,进攻德占的胶济铁路沿线。11月攻占青岛,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对 此,袁世凯政府宣布“局外中立”,听任日本践踏中国主权。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里,日本继续把中国作为扩张的重要目标,先后迫使袁世凯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 一条》,通过巴黎和会取得了“德国在胶州及山东所有各项权利”。1915年11月6日,日本发布203号帝国令,向在华对德作战及参加太平洋岛屿战役的日 本军人颁发了“大正三四年战役从军纪章”,即1914年和1915年。之后,日本又依据1920年11月6日第203号帝国令,向参加一战包括参加青岛作 战的日本军人颁发了“大正三年乃至九年战役从军纪章”,即1914年至1920年。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随后,日军北上南下, 经过四个多月作战,以武力占领了东北全境,并相继发动了向长城沿线及察哈尔等地的进攻,战事延至1934年。1934年7月28日,日本依据第255号帝 国令,向参加上述侵华战争的日军颁发了“昭和六年乃至九年事变从军纪章”,即1931年至1934年。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鲸吞了比其本土大近两倍的东三省,1932年2月,扶持成立了傀儡政权伪满洲国。之后扩张野心日甚,把矛头直指华北地区。1933
年1月,占领山海关。2月下旬,日本试探性向热河省的承德、赤峰等地进攻,中国守军一触而溃,热河省主席汤玉鳞临阵脱逃。日军兵不血刃,于3月4日进占承 德。3月上旬,攻占赤峰、围场、全宁等地,热河全省沦陷。为炫耀胜利,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向“有功”人颁发了这枚“热河讨伐功劳章”。该章被设计成战马与马 蹄掌形状,并有日本国旗与伪满国旗标志,强悍的战争象征意义极强。1933年以后,日本以东北为跳板,不断蚕食华北地区,并为全面侵华作了一系列周密部 署。1937年7月7日晚,七七事变爆发,中国伟大的抗日战争由此全面展开。1939年7月27日,日本发布第496号帝国令,向侵华士兵颁发了“支那事 变从军纪章”。“支那事变”即指七七事变。
抗战全面爆发后,1937年7月底,日军攻占北平、天津,随后调集兵力,扩大在华北地区的作战。中国军队尽管进行了英勇抵抗,但无法改变战场整个态势。半 年之内,华北五省沦入日军之手。当时日军华北派遣军向所属部队颁发了“北支慰问纪念章”,整个章面设计为一只日本传说中象征勇武的金鸱鸟,踩在中国长城之 上,充斥着侵略者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妄图短期内一举摧毁中国的方针以失败告终。鉴于此,日本调整侵华政策,在政治上提出“以华治华”,积极培植汉奸势力。先后建立了伪满 洲国、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和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等傀儡政权。1938年11月,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发表了臭名昭著的《东亚新秩序》声明,宣称“帝国所希求者 即建立确保东亚永久和平的秩序,此次征战的最终目的即在于此。此种新秩序的建立,应以日、满、华三国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立连环互助的关系为 根本”。近卫声明的发表,表明日本企图以此迫使国民政府放弃抗战立场,达到不战而胜的最终目的。其实质是日本要独霸中国东北及更广大地区。为配合这一策 略,日军颁发了“建设东亚新秩序纪念章”(图1)。章面以日本、伪满和伪临时政府国旗组成。
在政治上拉拢的同时,日本在经济上实行“以战养战”,强化对中国的殖民掠夺,以用补充因战争对本国资源的极大消耗。这种掠夺是全方位的,涉及土矿业、农 业、商业、金融业等各个领域。日本专门作出了“强化南京政权”的决定,并授意汪伪政权设立了“全国商业统制总会”,负责对米粮、棉花、粉麦、油粮及日用品 实际严格的“统制”和收购、配给,为日军的物资供应提供保障。“下塘集社区物资统治配给组合证章”即是当时所颁发,此章中心为日本国旗与汪伪国旗并列的图 案,有力地佐证了上述史实。
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进一步加速了日本在南进和北进问题上的最终抉择。7月初,经过反复权衡,日本御前会议通过了《适应局 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决定“不论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为指针;帝国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前进,并以确立自存自卫为基础,跨出南 进的步伐……为达到此项目的,不惜对英美一战”。这次御前会议最终确立了日本的南进国策,迈出了发动太平洋战争,与美英直接交锋的第一步。12月8日,日 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之后,宣称从事的是为驱逐白人殖民者、解放亚洲的圣战,并将整个战争称为“大东亚战争”。根据1944年6 月21日发布的1417号帝国令,日本制颁了“大东亚战争从军纪章”(图2),向参战人员颁发。但该章在日本投降前仅在大阪制作1万枚,盟军占领日本后, 模具被全部销毁。
这些侵华日军发行的军功章和徽章,已将他们自己牢牢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也给每一名充满正义感和爱国心的中国人以深刻警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